查看原文
其他

公达家书||第28封:跃入人海,做一朵奔腾的浪花


       现代大学教育之发展,瞬息万变。而社会国家及宇宙太空事物,无时不在变动之中。故培育人才,如何以适应社会之需要,如何以改进社会之事业,以达到社会福利之最高标准,大学教育之责任重大也——陈炳权(广州大学创校校长)


《公达家书》第28封

跃入人海,做一朵奔腾的浪花

【编者按】为了纪念创校校长陈炳权(字公达)先生,为了接续经久不息的教育薪火,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达家书》面向海内外院友和全体师生征集生命历程中的成长故事,诚邀院友和师生记录求学经历、工作经历以及其他成长经历中的点滴故事,把个体成长所积淀的过往化成文字,以一封封家书的方式呈现出来,希冀与师生分享,与时空碰撞,与时代同行,与岁月成长。

     

     亲爱的“末班车”伙伴们:

     你们好!2020年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在校园匆匆一别,各奔远方,许久未见,不知你们近况如何。从2018年“挑战杯”团队组建至今,我们这一群小伙伴也已经认识3年有余,每每想起大家一起做项目那段痛并快乐着的日子,内心仍是泛起丝丝波澜。“挑战杯”项目虽然只是我们漫漫人生路上短暂的小插曲,但是那段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项目时光给我留下的是思绪万千的回忆、充满力量的鼓舞以及美好珍贵的情谊。我始终记得,八个可爱坚韧的女孩子和一位认真敬业的“青椒”导师,在那个盛夏八月,伴着酷暑和台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为共同的目标努力拼搏的样子。

      四方而来,从零出发

      回忆“挑战杯”团队的组建,那是一段奇妙的缘分。2017年底,学院开始宣传第十六届全国“挑战杯”竞赛立项的相关事宜,那时候刚刚上大二的我完全不知道参加学术竞赛、做项目是怎么一回事,一心抱着好好学习、认真上课的单纯想法,在短暂犹豫后便放弃了参加“挑战杯”的念头。2018年初,行政管理专业的幸仪和同专业的婧萱都不约而同的找到我询问我的参赛意向,在大家相互的鼓励和支持下,我们带着对学术研究的向往期待,鼓足勇气,下定组队参赛的决心。经过一番讨论和斟酌,我们萌生了以近年来比较热议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作为研究主题的想法,找到主要从事大数据政务研究的刘晓洋老师寻求指导和帮助。几乎同时,大三在读的梦鑫师姐和大一在读的剑霞师妹也找到老师希望围绕“互联网+政务服务”展开学习研究,晓洋老师建议我们一起组队参赛。于是,机缘巧合下,在申报书提交截止日期的最后一个星期,来自三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原本互不相识的八个女生组成团队,在老师的帮助下提交了项目申报书,搭上挑战杯的末班车,这也是我们团队组建之初为什么起名为“最晚末班车”的缘由。

      一路同行,有苦亦甜

      随着申报接连获得院级、校级重点项目的立项,我们正式开启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的挑战杯之旅。为了全面了解政务服务发展的“前世今生”,我们分工合作从互联网上搜集近20年相关的政策文本、统计年鉴和新闻报道;为了准确获得政务服务改革第一手资料,我们花了近半年的时间前往珠三角九个地市的政府服务中心开展访谈调研,实地发放了600余份问卷;为了更好的呈现项目调研成果,在老师严格要求下,我们的调研报告反反复复修改了不下10次。

     项目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有苦亦甜,一切都是那么的记忆犹新。记得前期与调研单位联系,锲而不舍的沟通为我们换来了一次次宝贵的调研机会;记得顶着夏日的炎热,我们一行人骑小黄车、挤公交、乘大巴、赶高铁,辗转各种交通工具在珠三角九个地市穿梭;记得那些令人讨厌的台风天气,风雨中即使我们身上已经被雨水浸湿,也要把装满了调研材料的行李箱护在伞下;记得在政务服务大厅和办事群众对话,从一开始的胆怯到后来的熟练,我们用真诚换来一份份高质量的问卷;记得项目答辩前夕,我们冲刺式的制作宣传手册、修改展示方案,一次次模拟答辩相互质询,直至深夜所有的准备万无一失;记得多少次我们在雕刻时光咖啡馆挑灯夜战,多少次在肯德基激烈探讨。除了满满的挑战和艰辛,我们也收获着一份又一份小确幸,还记得成功回收问卷时大家的雀跃和惊喜;还记得晓洋老师和我们分享自己大学时调研的经历和趣事;还记得短暂休息时我们谈天说地畅想未来;还记得我们的报告在一遍遍打磨中越来越成熟,我们的感情在一次次相互鼓励中愈渐深厚。

     和大多数项目一样,我们的项目在进行中也遇到许多困难与挫折,每个成员都面临着繁重学业和项目推进的双重压力,为了团队与项目大家都牺牲了自己的课余时间,疲惫、烦躁、无助和崩溃在所难免。作为团队负责人的我更是“压力山大”,中途项目难以推进时数不清多少次我都曾打起退堂鼓想要放弃,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大家总是默默替我分担,是大家的坚持让我感受到力量,鼓起勇气重新出发。那段时间,我们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而是一个团队勇往直前,那种不管干什么都有人陪伴的感觉,真好!

     心怀感恩,希望前行

      回顾那段令人难忘的日子,作为团队的负责人,我最想道一声迟到已久的感谢。想感谢学校和学院,为了鼓励我们积极参与学术科研,组织多次的赛前培训,号召专业老师们给予定向指导,成为我们坚强的后盾。想感谢几位指导老师,其中陈潭教授给我们提供了许多调研的资源和平台,付艳副教授总是在细节上帮忙把关,给予我们支持与建议。最想感谢我们项目的定海神针——“青椒”晓洋副教授,在百忙之中他亲自带领我们去九个地市调研,锻炼我们的科研水平和调研能力,不厌其烦的指导我们修改各类文本,即使远在台湾访问也心系项目的推进,如果没有晓洋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我们的项目不可能顺利结项。还想感谢各受访群众和调研单位,感谢你们的善良和包容,为我们大学生走出课本接触社会提供最鲜活的素材。最后,还想感谢这一群并肩作战、棒的不能再棒的女孩子,因为有大家一起为心之所向而努力和坚持,才有最后的充实与满足。从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整整一年的时间,我们几乎全身心的投入到挑战杯项目中,体验了一次完整的比赛流程,享受着过程的快乐,无关功利,只为热爱与坚守,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成长。因此,即使结果有一丝遗憾,但是不影响最终内心收获的那一份圆满,鼓励着我们带着希望继续前行。

      聚是一团火,散似满天星

      转眼间,“挑战杯”项目已经结束快两年时间,我们几个小伙伴也相继从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毕业,踏上不同的征程。于我而言,参加“挑战杯”是一次可遇不可求的学术体验,让我第一次接触到什么是学术,让我认识到如何才能做好扎实的学术研究。通过“挑战杯”的训练,我的学术素养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为我接下来的学术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挑战杯”项目结束后,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继续读研深造的决心,2020年9月,我来到坐落于麓山之下、湘水之滨的“千年学府”湖南大学开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进一步接受专业系统的学术训练。在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中,每次遇到困难与瓶颈,我都不自觉的回想起和大家一起拼搏努力的日子,从中感受到满满的力量和鼓舞。相信“挑战杯”于每个“末班车”伙伴而言,亦都是一次宝贵的人生经历,希望我们都能将这段努力珍藏于心,一起跃入人海,做一朵奔腾的浪花。

     言短情长,甚是思念。期待疫情过后,重聚广大校园,共忆那段美好时光。

     祝好!

郭倚彤

2021年2月8日

致信人:郭倚彤,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6级本科生,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

收信人:(1)刘晓洋,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广州大学南方治理研究院副研究员;(2)赵婧萱,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6级本科生,苏州大学法律(非法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3)许泳滔,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6级本科生,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公共政策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4)陈俊睿,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6级本科生,现就职于广州市锦耀汽车有限公司;(5)冼幸仪,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6级本科生,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6)黄雅莹,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6级本科生,现就职于中山市小榄镇永宁社区居民委员会;(7)吴梦鑫,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5级本科生,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2019级研究生;(8)吴剑霞,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7级本科生,现已保研至湖南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联络|张淑欣(1223990451@qq.com)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十大工作荣耀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十大工作荣耀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学术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教师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本科生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研究生发展报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本科生毕业报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研究生毕业报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十三五”发展简明报告 


公达家书||第1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2封: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公达家书||第7封: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公达家书||第8封:不说再见,只因远行是归程
公达家书||第9封:你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公达家书||第10封:来时携初心,别时亦如初
公达家书||第11封:让阅读和城市的温暖传递
公达家书||第12封:永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公达家书||第13封:在光与爱中努力奔跑
公达家书||第14封:无高考,不青春

公达家书||第15封:研究需自训练始

公达家书||第16封:期待遇见最好的自己

公达家书||第17封:触摸质性研究的温度

公达家书||第18封:自然之回望

公达家书||第19封:最近的距离,彼此的牵挂

公达家书||第20封:重建我们生活的新秩序

公达家书||第21封:在怀念和寻找中行走

公达家书||第22封:寄思故乡,感念师恩

公达家书||第23封:爱我所爱,初心如磐

公达家书||第24封:立足时代,书写青春

公达家书||第25封:敢梦敢当,行则将至

公达家书||第26封:博学笃行,行远自迩

公达家书||第27封:诠释青春,铸就辉煌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1博士后招聘谷琶公告||广州大学2021年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招聘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2021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
谷琶资讯||广州市教育局致全市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谷琶公告||《公达家书》面向海内外院友征稿启事谷琶公告||《农业6.0》面向海峡两岸征稿函
谷琶辑刊||《南方治理评论》征稿启事谷琶辑刊||《社会创新研究》征稿启事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